近年來,由于大量的氟利昂等含鹵素化合物滯留在地球上空,被紫外線分解形成活性氯,進而與臭氧發生連鎖化學反應,使臭氧層遭到破壞,使短波紫外線有可能到達地面。紫外線對人體長期照射,會給人體帶來各種不同程度的傷害,如使白內障的病人人數增加、人的免疫功能下降、阻礙植物和海水動物的成長發育等等,為此人們開發了一種防紫外線穿透的纖維,俗稱:“防紫外線纖維”,用這種纖維織造出的面料具有防紫外線效果,該面料對夏天野外作業時間長的人員,如軍人、交通警察、地質人員、建筑工人等等穿上這種面料制成的衣物,就可以防紫外線穿透。用防紫外線纖維制作的汽車內裝飾布可減輕褪色,延長因紫外線照射而引起老化的時間。
有關專家曾經預測過,到2050年,平流層臭氧量將減少4%-20%。屆時,紫外線對人類健康的影響也將成倍增大。因此,防紫外線紡織品應運而生,防紫外線纖維也逐漸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,未來防紫外線纖維將是一種極具開發前景的防護功能能。
2、防紫外線纖維的制造及性能
首先選擇合適的防紫外線添加劑(俗稱防紫外線吸收劑、紫外線穩定劑)很重要,這是一類能選擇性地強烈吸收波長為290-400nm的紫外線,有效地防止和抑制光、氧老化作用而自身結構不起變化的助劑。這類助劑還應具備五毒、低揮發性、良好的熱穩定性、化學穩定性、耐水解性、耐水中萃取性、與高聚物的相容性。
防紫外線添加劑可分為無機物和有機物兩大類,能使紫外線散射而消除的無機物質有二氧化鈦、氧化鋅、滑石粉、陶土、碳酸鈣等等,這些無機物質具有較高的折射率,使紫外線發生散射從而防止紫外線入侵皮膚。其中氧化鋅和二氧化酞的紫外線透射率較低,為大多數紫外線纖維所選用。